创安徽名校 育一流人才
“造血”助乡村振兴,“给力”促学生成长
类别:本校通知 时间:2024/4/26 15:51:10 稿源:本网 发布:sszxqj 阅读数:
“造血”助乡村振兴,“给力”促学生成长
安徽省宿松中学 王柏达 中学组
      行百里者半九十,致胜利者积跬步。脱除贫困、实现振兴均是增进人民美好生活的接力赛。从脱贫攻坚中总结经验,冲刺好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将共同富裕的接力棒顺利交接到乡村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在于实施“扶志扶智”,改变传统守旧思想,增强振兴的内生动力。结合当地实际、因地制宜,充分发掘地方优势,构建产业体系、优化产业布局,助力产业换档升级,壮大集体经济,实现“输血”扶贫到“造血”致富的转变,实现乡村振兴。
      我校2023-2024学年度享受国家助学金原四类的学生来自北浴乡有19人,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些学生的家庭情况,我曾两次来到该乡走访。一次是2023年10月15日到罗汉山村的廖何琪(化名)和廖雨翔(化名)他们两家,另一次是2024年3月17日到迎宾村的胡鑫华(化名)和蒋朝阳(化名)他们两家。
      以前没有来过北浴乡,但听说过宿松县最高山峰罗汉尖地处柳坪乡和北浴乡附近,海拔1015.5米。第一次来到这里,山路崎岖,蜿蜒曲折,仿佛一条古老的脉络,连接在乡村之间。放眼瞭望,如今的农村那是旧貌换新颜,条条水泥路那是村村通,排排的楼房拔地而起。家家沐浴着新农村建设的东风,好一道亮丽的风光,好一幅意趣的图画!经过联系,很快来到廖何琪和廖雨翔他们两家,并进行深入走访。每到一户,我都仔细询问,跟他们交谈,了解其家庭人口、子女状况、家庭生活来源、收入情况,记录他们的需求和建议。了解到他们家在乡村振兴的带领下,生活越来越好,我听后很是高兴。他们说北浴乡这几年发展得很好,他们充分发挥和利用好红色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独特作用,从文化振兴、产业振兴、人才振兴等多个方面探索红色文化赋能乡村振兴战略。 
      2023年11月19日,学校党总支组织全体党员来到罗汉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行红色主题活动。红色文化广场、铜浮雕红色文化墙、罗汉尖革命根据地图文展馆、罗汉尖革命根据地革命历史陈列展馆、红色文化多媒体讲解接待室、“红军路”石板山道、地下交通联络站、烈士墓地、山林医院遗址、思恩洞、兵工厂遗址、激烈战斗地等革命遗(旧)址,使红色资源活化为可看、可听、可读、可续的文化资源,推动红色文化传承和乡村文化振兴。
            
      迎宾村的胡鑫华同学既是原建档立卡家庭学生,也是安徽向日葵助学对象。走访过程中,我深入了解学生家庭情况,介绍国家、社会与学校的资助政策。我向家长详细介绍了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情况,家长也反馈了学生在家的表现。我向他们表示国家、社会和学校会采取多种措施和办法帮助困难学生在校安心完成学业,希望他们在国家社会爱心团体、人士和学校的帮扶下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人生,努力学习,充实自我,勇于克服一切困难,不断实现自我价值。受访学生家长表示会配合做好家校联系,形成家校育人合力,共同培养学生成人成才。胡鑫华同学表示他一定会好好努力的,让自己变得更强。虽然由于家庭经济困难,他的起跑点比别人落后,不过,这也让他有更充足的理由和勇气去追逐胜利的果实。当别人抱怨自己的出身贫寒的时候,他却没有这样想。相反,他把苦难当成一笔宝贵的财富,他学会了坚持,学会了生存,让他有了克服一切困难的决心和勇气。国家助学金和向日葵助学金不仅给他的学习生活带来了改善,也让他对国家和社会好心人士心存感激,等他长大成才后,也要将这份爱心传递下去,为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回访是我校资助育人工作中一项长效机制。通过走访可以使资助育人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让困难学生家庭切实感受到来自各方的关心。“输血+造血”实现乡村振兴 ,“助力+给力”促进学生成长。 

感谢阅读,欢迎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