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安徽名校 育一流人才
宿松中学简介
类别:学校介绍 时间:2020/6/9 16:01:09 稿源:本网 发布:sszxqj 阅读数:

巍巍大别山南麓,滔滔扬子江北岸,是安徽西南重镇安庆西南门户宿松县。宿松位于皖鄂赣三省交界,是松兹侯国故地,著名文学家朱书故里。这里自古文风昌盛,尤有兴办教育的热情。沿105国道进入宿松县城,最引人注目的是国道左侧的铁红色建筑群,这里是被称为皖西南教育界一颗明星的安徽省宿松中学。

巍峨的将军山,像一位英勇的武士,守卫着青山环抱、绿水缭绕的宿松中学。沿着富康路往北,拾级登上状元桥,映入眼帘的是体育馆、办公楼、教学楼、图书馆、学生食堂和公寓这一溜鳞次栉比、错落有致的建筑群。科技大楼上熠熠生辉的圆形天文穹顶,招引着人们,令人遐想无边。沿着校园洁净的水泥路徜徉,见林木葱茏,听风摇影动,闻鸟语花香,真是一步一重天。

当然,更让人着迷的是这里的师生。他们胸怀远大理想,手握翰墨文章,精神抖擞,朝气蓬勃,课堂上生动活泼,操场上生龙活虎;是他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书写了一次又一次的辉煌。

薪火相传八十载,宿松中学的发展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历程。学校始建于1939年,初名宿松县立初级中学;历经沧桑变幻,1958年成为完全中学,正式定名为安徽省宿松中学;1978年被定为县级重点中学;2001年被批准为市级示范高中;2009年被批准为省级示范高中。

宿松中学校址也历经多次变迁,县城北门清末科举考场的考棚、附近的关帝庙、估亩山、县城东门儒学(文庙)、东门山贺氏宗祠、祝古桥姚氏宗祠、县城考棚等地都留下过学校的身影。2002年县六大班子决策将宿松中学迁入新址。新校位于钱家山西侧,占地224亩,由上海同济大学建筑设计院规划,安徽省建筑设计院设计,规划建筑面积63400平方米,总投资8800万元。新校20039月奠基,20052月投入使用。新校有教学楼三幢共65个标准教室,学生公寓四幢,可容纳3600人住宿,学生食堂可供3000人同时就餐,科技楼9600平方米,内设物理实验室6个,化学实验室6个,生物实验室4个,微机室4个,语音室2个,多媒体室2个,还有多功能体艺中心。办公楼满足了全校教职工的办公需要,学校给每个班配备了现代化的多媒体白板,每位教师配备了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校园宽带网、广播网已经建成开通。经过十四年的建设,新校呈现出环境生态化、景观园林化、校园信息化的亮丽风光。

学校成功搬迁是宿松中学发展史上的大事,为学校教育教学提供了全省一流的硬件设施和良好的育人环境,宿松中学也从此步入了健康发展的快车道。学校领导班子勤奋务实,团结协作,加强道德和理论修养,紧紧把握时代脉搏,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勇于实践。他们遵循社会主义的教育方针,坚定实施素质教育,立德树人,在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中,以“创安徽名校,育一流人才”为目标,坚持走改革创新,全面育人,提高素质,和谐发展之路,确立了“求实、严谨、进取、创新”的教风和“文明、健康、自主、向上”的学风,提出了“民主治校、名师立校、科研兴校、管理强校”的办学理念,旨在以人为本,使每一位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校党总支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通过强化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和团结广大师生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学校工会、团委、妇委等群团组织分工负责,各司其职,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教代会充分发挥职工代表的民主管理作用。校务会充分发挥审议咨询作用。

学校现有教职工243人,其中特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104人,中级教师228人。教师队伍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业务水平,爱岗敬业、拼搏进取,大多是全县乃至全市各学科教学精英,在学科内做出了突出成绩,其中有全国优秀教师1人,省级优秀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教坛新星人,市县级模范教师、优秀教师、教坛新星、学科带头人多人。在建设教师队伍过程中,学校特别重视师德建设,把廉洁从教、爱岗敬业作为师德建设的核心来抓,要求广大教师认真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正确处理好教师与学校、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家长、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深化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自觉性。学校注重培养和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将教师参加继续教育、计算机培训作为必修内容并纳入年度考核,推荐教师参加省级骨干教师培训,推荐教师参加上级学科评比,让全体教师轮流外出到兄弟学校听课学习。学校在实施“名师工程”过程中,培养出徐经玲、石木生、陶红佩、孙伟萍等特级教师,陶红佩、高冬华、祝华明、张建军等国家级、省级模范教师和先进工作者,涌现出贺行矩、董建国等一批省级教坛新星,更有大量的后起之秀在教育教学一线崭露头角。与此同时,学校还开展了一对一的“师带徒”工程,选聘执教经验丰富的名师作为年轻教师的导师,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弘扬了不断进取的奉献精神。

宿松中学自1994年在全县率先实行四制改革以来,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完善校长负责制,以工作作风建设为核心,坚持民主办学,逐步摸索出了一条高效率的管理路子。

常规管理重视制度建设,建立了《教学工作常规制度》《考勤、奖惩方案》《年度考核暂行规定》《职称评分细则》等,特别是2018年新的班子组建后,学校陆续制定完善了《优秀教研组评比制度》《教研奖励制度》《监考、阅卷制度》《教学情况通报制度》《推门听课制度》《学生培优方案》等。这些制度引导和规范了个人行为,给教师工作、学习提供了公正的平台,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班级管理引入竞争机制,学校努力搭建班级管理平台,构筑班级管理网络。校长、政教处、团委会同班主任共同管理班级工作,引入竞争机制,比作风、比纪律、比学习,形成喜人的竞争态势,对班主任,从思想品德到管理能力,严格要求,竞聘上岗,根据高考成绩和综合素质考评等方面的情况,实行年级末位淘汰制。

教学管理注重优化过程。学校自2006年秋起,全面实施新课程方案,转变教育理念,改革教学手段,鼓励教师进行教学创新,既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也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尝试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探究式学习,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学校为学生增加了活动课,校团委和相关教研组组织了作文竞赛、书法比赛、格言征集、读书活动等,建立了英语角。

学校把校本教研作为制度,规定每个教师每个学期必须读一本新课程理论书籍,写一篇像样的读书心得体会,写一篇不少于3000字的教育叙事。学校编印的教学简报也及时通报活动情况。教研组与年级组每学期都确定一个中心研究课题,并积极予以实验总结。学校鼓励教师撰写教学经验总结和教育教学论文,学校对优秀论文进行奖励,并把论文撰写纳入年度考核和职称评审的权重中。

学校把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作为提高学生素质的一个重要目标。“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着力于学生的终身发展,通过召开主题班会、座谈会、专题报告会等形式向学生进行理想教育、道德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审美观以及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培养学生的良好思维习惯和创新能力。在生活上,引导学生讲究饮食卫生和用眼卫生,加强锻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为此,学校编印了《宿松中学学生手册》《宿松中学学生安全教育手册》,使学生不仅学会读书,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

撒得辛勤汗水,迎来桃李芬芳。如今,宿松中学发展到60个教学班,学生3400多人,近十年来,学校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教学成绩。学生在国家、省、市、县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奖800余人次,3人被评为省级三好学生。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各学科合格率均为百分之百,单科优秀率在百分之三十五以上。高考更是连创辉煌,高考一本达线率年年攀升: 2015年应届一本达线率47%2016年一本达线率63%2017年一本达线率68%,本科达线率94%, 一本、本科以上达线人数均全面大幅超额完成教育局下达的指标任务,达到了了历史最好水平。学校连续二十年保持宿松县第一升学大户位置,在安庆市省示范中学中始终名列前茅,一大批优秀学生被录取到北大、清华、科大、复旦等全国名牌大学深造。

近八十年来,宿松中学为高等学校输送了两万多名优秀毕业生。宿中学子遍布海内外,许多人成为专业领域的佼佼者。中共中央委员、中共四川省委书记刘奇葆,青年科学家、清华大学教授李亚栋,中国首席变性大师、著名整形外科专家陈焕然就是突出代表。学校多次受到市县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的表彰,连续十年获得教育教学评估奖,先后被评为宣传思想工作先进单位、文明创建工作先进单位、卫生先进单位、文明单位、文明单位标兵、民主管理先进集体、校务公开先进集体、德育工作先进集体、优秀安全文明校园、平安校园,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曾经八十风和雨,更待百年好文章。宿松中学紧握时代脉搏,在曲折中前行,在开拓中发展,在进取中创新,取得了累累硕果。而今,学校又站在了新的起跑线上,正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不断改革创新,强化学校管理,全面提升办学水平,为把学校办成全省乃至全国一流的示范高中而高歌猛进。


感谢阅读,欢迎再来!